港府完成發展新界北可行性研究 其中方案擬可容納35萬人
社會
發布時間: 2018/02/23 13:22
最後更新: 2018/02/23 13:22
政府完成「發展新界北部地區」初步可行性研究,提出3個發展方案,首方案及第二方案分別提出建設「生產型都會」及探討以新基礎設施容納更多人口,分別可容納25.5萬及35萬人;至於第3方案雖可容納建議人口達39.7萬人,惟因產生更多人次往返市區,對交通的影響較大,故不建議作考慮。
是次研究範圍涉達5300公頃,涵蓋邊境土地、打鼓嶺的坪輋和恐龍坑、缸瓦甫和龍躍頭,及擬建北環線附近地區,如新田及落馬洲,亦包括粉嶺高爾夫球場。
研究首個方案為建設「生產型都會」,或需要一條南北方向鐵路連接香園圍至附近新市鎮,需分2期發展合共需時22年,首期發展落馬洲具發展潛力地區,第二期發展覆蓋皇后山及坪輋等;方案料可容納25.5萬人及21.5萬個職位。
另一個方案是探討利用新基礎設施,容納達35萬人口,惟就業人口比例較低,建議分3期發展,住宅發展密度最高為7.5倍地積比率,與九龍都會區相若,同樣可提供21.5萬個職位。
研究同時檢視粉嶺高爾夫球場發展潛力,當中如局部發展可提供4600個住宅單位,容納約1.3萬人,主要地積比率為5倍;若全面發展則可提供13200個住宅單位,容納約3.7萬人,地積比率為3倍。